市场活动 人资问答 媒体报道 荣誉见证
现在位置:HR提升 > 解密薪酬设计思维

干货|职场人如何躲过中年期“35岁危机”?

人资问答2019/4/22

2018年初,唐山政府出台了一项利民优惠政策——取消周边所有路桥的收费站。这条消息发布后,在大多数老百姓美滋滋地享受福利时,有这么一群人却坐不住了。铁饭碗被毁收费站员工围住了领导,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其中一位大姐振振有词:“我今年36了,没人愿意用我这么大岁数的,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

无独有偶,坊间传闻互联网猪场将清理34岁以上的老员工。虽然事后华为官方进行了辟谣,但这件事依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说:到了中年,职场发展也差不多触及天花板了……

不知道从何时起,工作中的“职场天花板”和心理学名词“中年危机”相遇了,还碰撞出一个有明确年龄界限的心词汇——职场35岁危机。此外,不难发现各地人才市场上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明文规定只招收35岁以下人群。

即便是在职员工,接近35岁时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公司源源不断地涌进新人,而自己的能力似乎轻轻松松就能被别人取代了;另一方面,35岁的中年人不仅是上有老下有小,也免不了还有房贷、车贷要还。内外夹击,职场人就不得不焦虑裁员、失业、找不到新工作等一系列问题。

这么看来,“职场35岁危机”似乎变成了一个人人难以躲过的坎。不论你是男是女,在哪个城市,从事低端服务业还是高科技研发岗位,35岁时的健康危机、家庭危机和职场危机都会集中爆发,扰得你苦不堪言!

1. 职场“ 35岁危机 ”究竟是什么?

尽管我离35岁危机还差几年,但看到同事小林姐的现状,我已经感受到十足的惶恐不安。

小林姐刚刚迈过36岁的门槛,虽说外表保养的很好,可内心却深深陷入中年焦虑。每天中午一起吃饭时,小林姐都会忍不住跟我抱怨生活的琐碎——每天辅导三年级的儿子写作业,喉咙都要喊哑了。双亲都有养老金,虽不用特别照顾,但却时不时催着她再生一个。总监又安排她出差,虽然她放心不想家里想要拒绝,可是再仔细一琢磨,已经回避掉2次了,再退掉这一次,饭碗恐怕不保……

人到中年,一地鸡毛。生活的重重压力先是压弯了自己的腰,紧接着就是要摧毁职场。据央视财经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解读,35岁左右的职场人正面临着三重职场压力:

01. 职场滞涨

职场人在过去1~3年内没有得到提拔或涨薪,职业发展似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02. 年龄恐慌

职场人虽感到目前的薪资配不上自己的能力,但同时又觉得体力、脑力不如过去,难以有明显的能力增长以提高职场竞争力。

03. 生活无力

职场之外,35岁左右的人也在生活中产生了无力感。经济来源单一,但支出项目却越来越多。20+岁时只要养活自己就好了,30+岁后还要赡养父母、照顾孩子、缴纳房贷车贷,甚至还多了不少人情往来。

三座大山压在身上,难怪中年职场人深感难以喘息。

2. 职场人如何躲过“35岁危机”?

了解35岁危机的本质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化解呢?其实,这场危机的源头虽在职场,但其实是由收入和自信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想要躲过这场危机,职场人也不能只盯着工作,而要从多角度着手,积极地做好准备。

01. 心态上:接受现实

做人要有野心,但也得脚踏实地。除了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打拼,你也得接受现实规律。

你得想明白,不论是身体机能还是前途命运,总会在一段爬升之后迎来下坡路。不管是高端白领还是低端服务业,“青春饭”都是普遍存在的,即90%的职业,在你年龄增大后都会变得越来越没前途。

无论35岁的你有多么不甘心,都必须得在心态上先接受这个现实。唯有心平气和地接受它,你才能够务实地去解决问题。

02. 工作上:多元提高

80%的人心里都明白,躲过这场危机的核心就是提高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无法被轻易取代的水平。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对“核心竞争力”都存在误解,觉得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有竞争力,或者这种竞争力是持久不变的。

其实,职场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你超出本职工作所需之外的那部分能力。换句话说,你的能力达到日常工作的80%,这叫能力不足;达到100%,这叫能力匹配;当你的能力达到了120%,超出的工作所需的那20%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职场核心竞争力也与股票市场一样,是持续变化的。不仅外部市场大环境、公司的发展状况、你个人的职能定位等这些表面的职场元素会影响你的竞争力,就连你的年龄也与之紧密相关。

刚进入职场时,学历的含金量决定着你的竞争力;工作3~5年,学历已经变成了附加分,而工作机能和经验储备,才是评估你职场竞争力的主体;工作5~10年后,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无论你的业务水平有多么精进,沟通表达能力、统筹管理能力,甚至是你的人脉关系,这些元素都慢慢变成了考核你职场发展的评分标准。

试想一下,加入某个工作10年的人还在不断吹嘘自己是XX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并且除此之外再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业绩,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30岁以前,你在培育自己的竞争力时要学会做减法,别想着样样都能行,结果每一样都是能力平平。30岁之后,你就要在某一项关键能力之外再延伸出其他能力,也就是构建自己“T”字型能力的那根横线,给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加法。

30岁之后,唯有多元提高,你的职场地位才能趋于牢靠!

03. 生活上:建立人脉

很多人对人脉也有误解,认为工作中结交的达官贵人就是你的人脉。其实,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本质是事业上的合作,即对方跟你合作并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你正处于某一个特定的岗位。

真正的人脉,需要是走向生活的。也就是说,即便你不在那个岗位上,对方也依然信赖你的人品和能力,愿意跟你继续合作。

因此,我们不仅要做一个专业的职场人,更要成为一个“靠谱”的职场人。专业是你的业务水平,而靠谱则是你为人处世的本质。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决定开始创业时,找到了自己大学时的同学,几个同学选择跟随他的原因竟天真的有些可笑——上大学期间,俞敏洪帮他们打了4年开水。一件平凡琐碎、助人为乐的小事,俞敏洪竟然不动声色地做了4年,这让他的同学们足够确信,他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贫困时尚能顾及他人,富贵后自然也不会独享利益。

将这个例子,不是让你从现在开始积极地去帮别人打开水、复印文件,而是说真正的人脉关系,是要让别人看到你业务能力之外的本质。徒有能力没有人品,这叫“渣”;徒有人品没有能力,那叫“废”。

30岁之后,你靠人品搭建的这些人脉会慢慢浮出水面。对方不一定是什么达官显贵,也并非什么牛人大咖,反而极可能是分散在各行各业,曾与你一同苦熬过来的患难兄弟。

在你危难之时,这些人能雪中送炭,在精神上支持你,在机会上倾斜于你;在你成绩斐然之时,这些人能在你身边形成网络,为你锦上添花,实现各方互利共赢——这才是真正的人脉!

04. 经济上:节流开源

人到中年,最大的隐患就是经济危机。

30岁之前,一个人最大的开销就是房子车子,交了首付,之后就是稳定地偿还贷款了,至少支出项目、金额都是已知的。更何况此时的你还年轻力壮、思维活跃,能熬夜加班,也不怕长期出差,只要拼一拼,还是能机会赚快钱的。

可到了30岁之后,生活中不仅有房贷、车贷这些预料之中的项目,孩子的辅导班、父母的赡养费,甚至自己年轻时留下的健康问题也在此时集中爆发了。各种名目的开销已经让你难以应付,更何况你也不再年轻,不仅多重身份的责任需要分摊你的时间精力,让你无法在职场中投入太多,同时你在职场的发展机会也在慢慢收紧,正如前文中所说的,此时你的专项能力恐怕已经到达了某种瓶颈时期,很难再显著的提高你的薪资收入了。

换句话说,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生活成本远大于预期收入。

回归到金钱这一本质,我们就需要有科学的财富观,从节流和开源两方面着手,尽早修建起自己和家庭的“经济护城河”。

首先,30岁之后避免做透支的决策。不要觉得车子已经旧了,就着急去买新车;不要认为家庭成员增多,房子就不够住了,又去贷款买一套更大的房子。30岁之前,你的支出项可以“创新”,因为经济压力确实能帮你戒掉懒惰,埋头拼一拼。但30岁之后,你就要学会“求稳”,不仅要学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更需要给家人添置保险,储备能够覆盖半年支出的应急资金。

其次,30岁前薪资提升的时候,别急着去想如何提高生活品质,要去哪里度假旅行来犒劳自己。此时你一定要拿着这些钱,去好好构思如何联立自己的“多元收入体系”。进入职场的前5年,与其进行奢侈品消费,不如积极地投资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报班学习,深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多混一些高质量的社交圈,构建个人人脉网的雏形。

同时,你开始培养和巩固自己的“财商”,要么寻找一些工作之外的兼职赚钱机会,要么开始了解股票基金市场,或者关注一些其他的实体投资机会。

35岁之后,如果你能建立起自己的多元收入体系,即便短时间内失去工作,经济压力和心理焦虑也不会太严重,能够担起“护城河”的重任,抵御部分风险。

3. 抵御35岁危机,务必注意这些

0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年轻时要拼,更要加强锻炼,否则人到中年的一场大病就足以摧毁你的“护城河”。

去年底,襄阳晚报首席记者的一篇《向死而生,一名记者的住院日记》正说明了中年人的健康危机。长期的高压与熬夜,让30多岁的他患上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甚至“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

身体的一切指标回归正常后,他终于意识到:拥抱生活,善待身体,才有一切可能。

02. 预防远大于救急。

如果现在你才20岁出头,刚刚进入职场,不要觉得“35岁危机”还离你很远。抵御这场危机得像预防癌症一样,尽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03. 相信危机是持续存在的。

名为“35岁危机”,但这绝不是仅限于35岁的风险。你得明白人生像股票行情一样,即便你很努力,有时也难逃经济大环境或者“黑天鹅”事件的影响。职场发展就像轮船航海,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危机四伏。我们能做到的不过是给自己加码,尽可能避免灾患。但你也仍需学得像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一样,面对危机时气定神闲,镇定自如地调整航向。

愿你能把这场灾难的损失降到最小,愿我们能平稳度过人生的每一次转机。

END.

【作者简介】

婉君不走琼瑶风:

职场领域自媒体作者,鱼苗写作训练营辅导员,简书江苏省专题主编。

一个想用文字陪你慢慢变老的大梦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