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工作中会接触到一些大企业和小企业,许多企业都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薪酬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者认为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也可以使企业越来越正规,正式。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会发现,在这家公司没有预算管理、也没有计划管理,绩效方面也是非常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在绩效管理上,公司差在哪里?
经销商团队的人才主要包括销售人员包括销售经理、业务主管 、业务代表三大业务岗位和内勤岗位组成。
各类工作人员的薪酬由固定底薪、提成、福利待遇和年终奖四类构成。针对不同人才的构成特点,进行不同的薪酬设置,有利于看人下菜,保障薪酬与岗位一致,保证岗位与价值对等,最大限度调动各个岗位的工作积极性。
1、销售经理的薪酬管理设计技巧
分配销售目标,规划费用分配,核定网点建设指标,规划执行经销商的营销方案,监管销售费用,评估、跟踪、考核销售人员的各项指标;销售经理既是经销商的智囊大脑,又是经销商的市场战略的第一执行者。一个好的销售经理既要承担着整体业绩计划规划的任务,还要对渠道拓展、终端维护和团队打造负责。因此,对于销售经理激励体系设置的好坏,基本决定了经销商市场的好坏。
1)销售经理的底薪管理设计:
销售经理是一个重过程,看结果的行业。但底薪的是一个固定的部分,底薪的设定不是以绩效为主,而是对销售经理出卖时间出卖经验的一个基本保障,不带有激励效果。
一般来讲快消品行业对于销售经理设置2000——6000的底薪是普遍的做法,只是这个设计需要根据经销商自身的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来测定。
当然这个时候,底薪不能很高的时候,就要体现在提成、福利和分红上。这样更有利于建立销售经理对经销商的归属感。
2)提成薪酬管理设计:
对于销售经理的提成分为年销售额提成、净回款提成或公司净利润提成三种,基本上是按整个管辖范围或区域的完成任务量的1-3%进行提成,这个设立可以按月度进行结算,或者按照季度发放。
3)福利设计:
福利包括的范围非常多,电话费,生活补助,办公费,差旅费,车辆、社保、节假日福利。这个要根据经销商的实力来设定,能多则多,无多,则经尽力而为即可。
电话费通常是以电话补贴的形式存在,200—500元不等,差旅费多是实报实销,或者打入年终奖励中,其他费用,参考行业,考虑实际,由人事经理去设计即可。
4)年终奖励:
年终奖励,是对销售经理整体业绩的一个肯定,包括年终分红、年终奖或年终利润提成,三种方式存在。这个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如果采取低工资制,就一定采取分红制。采取高工资制,则以年终奖、年终利润提成来体现了销售经理的价值。
2、业务代表的薪酬设计
穿梭于大街小巷业向终端老板、采购经理做推销,割箱、货架整理,做陈列、现场导购、费用发放,抄货,即期品处理等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都是由终端业务代表负责,业务代表的压力不断加大,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麻木而缺少积极性,业务代表的开心不开心,态度的积极与消极,直接决定了市场的开拓速度,客群关系质量的高低。
1)业务代表基本薪酬管理的设计:
业务代表是快消品种进入门槛最低,待遇最差,稳定性最差的一个岗位,对于业务代表的来源来讲,要么是刚入行的学生,要么是掌握着丰富的终端资源的老代表,但无论是那种身份,他们共同的情况是,固定工资低,福利待遇保障差,且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岗位。
在快消品行业,业务代表的工资普遍低于2000元。如果按照个人投入产出比去衡量,这个行业平均薪酬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销售人员。这是导致业务代表这个职业是一个流动频繁,跳槽率最高,忠诚度最低的一个职业。
所以这个薪酬设计基本上要以保证终端稳定、渠道稳定为基本点。
如果,经销商出于成本风险的考虑,或者承受力原因,不愿意提高业务人员的基本薪资,那就一定要从提成上进行激励。这样来增加业务人员的期待值,避免业务人员的价值感得不到认可,而挫伤积极性,反过来,影响经销商对终端的掌控力。
2)业务代表提成薪酬管理的设计:
可以以任务为指标,完成后就奖励300—800元的提成,也可以更高,这样根据经销商一个阶段的战略目标而定,铺货期按网点数量,销售期按销售数量,当然这个任务设计要体现出任务的可完成性,是一个业务员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
当然也可以以企业的纯利润来进行提成,前提是存利润为正,对于业务不稳定的经销商而言,用纯利润提成,容易被业务代表看做是老板画大饼,这反倒会起到负面效果。
如果能够盈利,利用纯利润提成,提成点相对要高,在业务代表完成任务利润的30%左右或者向下都是合理的。
但是,与对于业务主管的提成一样,对于业务代表来讲,信息不透明,基层业务人员很难掌握经销商的利润情况,所以这种设计多数不被业务员看好,积极性发挥有限。
当然对于业务员来讲,采取计件提成或按销售额提成也是行的通的,计件提成比例根据产品价格情况和周转速度设计,价格低的提成低,快的要低,反之则高。尤其是中小型经销商,采取计件制,是最容易操作的。
3)业务代表的福利薪酬管理设计:
业务代表的福利设计主要体现在对日常业务积极性的激励上,除了常规的社保,通讯、午餐补助,差旅补助、招待费外,还可以增加一些竞赛性奖励,比如销售明星,月度冠军。优秀员工,企业先进等。
有一套好薪酬办法,还要注意灵活性
上面所说的规则适用于多数经销商,但是经销商与经销商差异也非常大,经销商又分为初创时期的经销商和小经销商,中等经销商和大型经销商。
对于初创时期的经销商而言,固定薪资多数会低于市场行情,但是不排除有做资源型的切入进入快消行业的经销商,他们具备更高的实力,通过高于同行的基本工资是可以迅速组织起队伍,吸纳人才的。倘若是不具有资金实力的经销商想在奖金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那对于骨干或者普通员工可以考虑期权的模式,来激励士气,有个奔头和预期。
这里需要摒除一个不切实际的画大饼的不好倾向。再好的期权,如果不能保队伍的的基本生活必须,也不会起到激励效果,因为这个时间,未来的预期往往取决于对经销商的信任,取决于经销商的个人品质和信誉。创业初期赚的不多的钱分,是最考验经销商的信誉。
目前快消队伍是人心容易散,队伍容易乱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一部分经销商只考虑自己的盈亏,对队伍的成长和收入考虑欠缺造成的。尤其在快消品领域,员工队伍多是依靠资源积累、依赖经验、依靠人脉积累的行业。所以,无论大小,做好自身思想的建设,在很多时候比薪资体系还重要。
以上的建议是一种体系式的薪酬管理设计,但是人心是最难管理的,因此,在实施中经销商也要不拘泥,敢于打破固化了薪资设计思维,尤其对待一些特殊技能员工时,要有勇气打破框架,尤其对于一些特殊岗位或者特殊人才,应敢于付出比同一岗位更高的薪资,薪资体系适合多数的人,也要考虑一些特殊性,快消品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要敢想敢干,不断打破常规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