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活动 人资问答 媒体报道 荣誉见证
现在位置:人资问答 > 薪酬管理体系 吸引与激励优秀人才的作用

薪酬管理体系 吸引与激励优秀人才的作用

人资问答2017/9/07

企业快速发展,薪酬体系不断变化,合理化的薪酬管理方案对企业的发展、人员结构、士气、绩效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直是企业管理人员及人力资源关注的焦点。那么薪酬体系如何建立,运行过程中应避免哪些事项,以降低薪酬体系的运行成本,并真正发挥其吸引、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的作用呢?

1、薪酬战略模糊

企业薪酬战略模糊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仅仅知道应该向员工支付薪酬,但不知道为什么要支付、根据什么支付、以什么方式支付、究竟付多少等等。薪酬战略明确了薪酬管理的目标,明确了薪酬管理的内外部制约因素,是企业薪酬体系设计与运行的基本原则与纲要。

2、薪酬理念缺失

企业薪酬理念缺失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不知道是应该按照员工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为基础来支付和调整工资,还是应该按照员工的行政级别、服务年限、技能水平、工作业绩等其他因素为基础来支付和调整工资。薪酬理念明确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所倡导的价值导向,是薪酬体系的灵魂。

3、薪酬基础与组织结构不匹配

薪酬基础与组织结构不匹配的现象主要集中在那些以职位为基础进行薪酬体系设计的企业。比较典型的情形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因业务发展或其他因素频繁调整,任职者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也经常随之变动,致使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无法很好的体现任职者的工作价值,失去了内部一致性。薪酬基础是企业进行内部价值分配的依据,常见的有以职位为基础,以能力(或技能)为基础和以业绩为基础三种形式。

4、薪酬定位不准

企业薪酬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企业在薪酬定位时选择了错误的劳动力市场、选择了错误的参照对象,导致错误的薪酬定位,薪酬水平或者过高,或者过低。错误的薪酬定位会对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水平、人员结构、人员流动性等造成严重影响。它也是导致员工满意度下降、内部管理成本加大、体外循环增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薪酬定位明确了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决定了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是企业薪酬外部竞争性的直接体现,是衡量企业薪酬体系有效性的重要特征之一。

5、薪酬结构失衡

薪酬结构失衡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薪酬结构残缺,一是各类人员的薪酬单元组合比例失调。薪酬结构残缺会致使企业的薪酬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多数员工在薪酬方面的不同需求。而薪酬单元的组合比例失调,如固定工资比例过高,绩效工资比例过低则容易导致薪酬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薪酬结构是由各种薪酬单元组成,这些薪酬单元一般可分为静态薪酬(基本工资等)、动态薪酬(绩效工资、奖金等)和人态工资(福利、津贴等)三类。

许多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在实施后的几年里一直都没有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是导致企业薪酬水平与市场水平严重背离的一个根本原因。对于采取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的企业,常常由于职位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职位的职能范围发生变化和调整后没有及时对该职位的相对价值及时进行评估,重新确定薪酬等级和薪酬标准,也会导致薪酬调整失灵。

企业的价值管理有三个环节,即价值创造、价值评判、价值分配,其中,绩效管理承担了价值评判的重任,薪酬管理承担了价值分配的重任,没有价值评判与价值分配,就没有员工再愿意持续地创造价值。薪酬管理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模块,更是企业价值管理的关键。